理事会成员
理事长(本学会的法定代表人):吴胜和(中国)
副理事长:彭苏萍(中国)
Santanu Banerjee(印度)
卿海若Hai-Ruo Qing(加拿大)
秘书长:鲜本忠(中国)
创始理事会成员: 鲍志东(中国)
Zhong-Qiang Chen(澳大利亚)
Franz T. Fürsich(德国)
Ian D. Somerville(英国)
王铁冠(中国)
孙龙德(中国)
吴亚生(中国)
Robert V. Barne(澳大利亚,英国)
Emese M. Bordy (南非)
范代读(中国)
Tadeusz Marek Peryt (波兰)
Carlos Zavala(阿根廷,意大利)
人物简介
理事长
吴胜和
吴胜和教授,中国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教授。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1986年毕业于华北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院,1998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分别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吴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油气藏开发地质组组长。他是国际沉积协会(IAS)、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的成员,并担任《古地理学报》、《地球科学前沿》和《石油勘探与开发》等多份期刊的编辑。他被授予全国高等教育北京市优秀教师。
他一直致力于古地理、沉积地质学和油气开发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他的研究重点主要针对中大型古地理研究(华北和华南的岩相古地理)。在过去的20年中,他一直专注于含油气盆地内的沉积构造(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海底扇等)及其对油气开发的控制作用研究。2次获国家二级教学成果奖,10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了160多篇学术论文。
副理事长
彭苏萍
彭苏萍教授,中国工程院的中国院士。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彭院士现任煤炭资源与安全采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是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和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成员。他还担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协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委员会和煤矿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煤炭协会常务理事和北京石油学会理事。
彭院士长期从事矿山地质和矿山工程地球物理工作。获国家二级科技进步奖2项,特等奖1项,省一级、二级科技进展奖3项。他出版了三部专著和90多篇学术论文。彭院士于2000年被授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被任命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得“孙越崎”能源奖和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2006年,他被选为“国家653项目”煤炭地质和测绘领域的首席专家。
萨塔努·班纳吉(Santanu Banerjee)
萨塔努·班纳吉(Santanu Banerjee)教授,印度人。1990年获得伯德宛大学的学士学位,1992获得阿拉哈巴德大学的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加达乌普大学的博士学位。1997-1999年他在印度地质调查局任助理地质学家。之后,1999年他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任助理教授和教授至今。
他的研究重点为沉积学、盆地分析、储层沉积学和石油勘探。他是印度沉积学家协会的副主席(自2016年起),并于2014年-2016年担任沉积地质学会的国际委员(SEPM)。现任《古地理学报》首席副主编,《地球系统科学杂志》、《印度地质学会杂志》、《阿拉伯地球科学杂志》、《印度地质科学杂志》副主编。他著有1本沉积学书籍,编辑了2部沉积学书籍,发表超过105篇期刊论文和多本著作中的15个章节,被引频次2700余次,高被引指数为30。2016年,在基础地质科学领域获得印度国家地球科学奖,曾获得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的优秀教学奖。
卿海若
卿海若,1982年获得成都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1年分别获得麦吉尔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1991-1992年他进入渥太华大学攻读博士后,1993-1995在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Calgary)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担任研究员。之后,1995年,他调入伦敦大学皇家霍洛维学院作为讲师任教至1998年。之后,他回到加拿大,在里贾纳大学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卿教授现任里贾纳大学地质学院的院长。
卿教授的研究重点为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和建模。现任《加拿大石油地质公报》主编,《沉积学报》副主编。他发表了100多篇同行评审的论文,在地质学界得到广泛认可,被引频次超过3000次,高被引指数31。
秘书长
鲜本忠
鲜本忠教授,中国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系教授。他于2001年在中国石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鲜教授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系主任,也是《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此外,鲜教授还是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和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的成员。同时,他被评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2018年度优秀教师。
鲜教授一直从事沉积学和地层学的教学和研究。他的研究兴趣为重力沉积流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盆地分析、陆源碎屑岩沉积体系以及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他作为合著者发表了60多篇期刊论文和一篇研究专著。由于在科研方面的成就,他被授予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理事
鲍志东
鲍志东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兼副校长。1986年和1989年,他在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和矿床地质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得煤田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迈阿密大学访学。
鲍教授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奖学金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评审专家,也是《古地理学报》的主编。
鲍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和石油开采地质学、油藏地质学、油藏描述、油气聚集以及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鲍教授在《沉积地质学》、《碳酸盐岩和蒸发岩》、《地质学报》和《中国科学》等期刊上发表了160多篇学术论文,与人合著了17本专著和教科书。近年来,他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陈忠强
陈忠强教授于2001年在墨尔本迪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2012年回国后在西澳大利亚大学珀斯分校担任副教授,并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陈博士目前是长江学者(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学者)教授。
陈博士被任命为《古地理学报》副主编,《地质学报》和《地球科学杂志》执行主编。他还应邀担任《地球科学评论》(3期)、《冈瓦纳研究》(1期)、全球和行星变化》(1期)、《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3期)和其他5个国际期刊的客座编辑。陈教授曾担任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572项目(2008-2013年)主席,IGCP 630项目(2014-2019年)主席。陈教授还当选为国际石炭纪小组委员会和国际三叠纪小组委员会理事会的投票委员。同时也是中国沉积学学会生物沉积学工作组主席。
陈教授是世界上研究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和恢复的主要专家之一。他对地球科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系统地描述了440种腕足类动物,建立了60个新种和15个新属,在《腕足类论》中有介绍;(2)提出了P-Tr大灭绝后海洋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模型;(3)建立了中国西北部塔里木盆地晚古生代的生物、岩性和层序地层格架,重建了46张古地理图。他发表了200多篇期刊论文,引用频次达4200余次,高被引指数为36。
弗兰兹·特奥多尔·弗鲁西奇(Franz T. Fürsich)
弗兰兹·特奥多尔·弗鲁西奇(Franz T. Fürsich)教授,德国人,他是埃尔兰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的古生物学退休教授,曾在该大学的诺德巴耶恩地质学院担任古生物学教授。
他的研究重点是中生代水生生态系统、壳浓度、中生代双壳类的分类、遗迹化石、水生生物埋藏学、古生态学和伊朗、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巴西、印度和欧洲中生代盆地的相分析。他是《古地理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会成员之一。他发表了300多篇期刊论文和书籍章节,总引用次数超过10000次,高被引指数为54。
伊恩·大卫·萨默维尔(Ian David Somerville)
伊恩·大卫·萨默维尔(Ian David Somerville),英国人,他是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名誉教授,1973年他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7年获得同一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79年进入都柏林大学之前,他于1977-1979年期间在奥尔斯特大学担任讲师。1978-2004年间,还担任了开放大学(英国)的副讲师。
他的主要研究为:(1) 石炭纪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2)欧洲和北非台地、盆地、珊瑚礁、泥丘的碳酸盐沉积学;(3)爱尔兰石炭纪盆地的白云石和流体流动、构造和贱金属矿化。他是多个学会的成员,包括伦敦地质学会,爱尔兰地质协会,古生物学协会、约克郡地质学会、经济地质学爱尔兰协会、爱尔兰地质学家协会、欧洲地质学家联合会和国际古地理学家协会、地质学家欧洲联合会以及国际古地理学会。1999年,他被聘为《地质学报》的主编,同时也是《古地理学报》的副主编以及《纲瓦纳研究》的副编辑。他发表了200余篇文章,编辑了8本书或专著,高被引指数为29。
王铁冠
王铁冠教授,中国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1983年至1986年,王院士在特拉华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地质系担任研究学者和客座副研究员。
王院士目前受聘为长江大学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同时也是延长石油集团的杰出院士。他是中国地质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王院士曾任国家能源致密油研究发展中心和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如石油资源与勘探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页岩气勘探重点实验室等,王院士是许多热门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包括《地质学报》、《石油科学》、《地质评论》(英文版)、《地球化学》、《石油实验地质》和《海洋石油地质》。
王院士一直从事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专著15部。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研究员奖、孙越崎能源奖、中石油铁人科技成果奖银奖。此外,王院士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以及14项部级科技进步奖。
孙龙德
孙龙德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获得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探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学位。
孙院士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他一直致力于油气田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在陆相砂岩老油田开发、复杂断块油田渐进式勘探开发战略、深埋海相砂岩油田和复杂天然气田的高效开发以及油气田支撑系统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成果。他组织和领导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天然气开发和项目建设,为凝析气田和异常高温高压气田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国家一级科技进步奖2项和二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
吴亚生
吴亚生教授,中国人。中国科学院大学(CAS)教授和副研究员。1984年获得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1987年获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4年,他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
吴教授的研究重点是(1)微生物碳酸盐(2)珊瑚礁(3)钙质藻类、钙质海绵、造礁珊瑚和层孔虫的古生态学(4)跨越P-T边界的大规模灭绝(5)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发现了二叠纪晚期全球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以及P-T边界微生物的蓝藻起源,以及描述了二叠纪和奥陶纪珊瑚礁和碳酸盐岩地层中的249种化石。他是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分会理事。他也是《古地理杂志》和《微观动物学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他出版了3本学术专著和100多篇关于碳酸盐岩古生物学的期刊论文。2009年,他获得了中国古生物学会颁发的“杰出地层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奖”。
罗伯特·伯恩(Robert V. Barne)
罗伯特·伯恩(Robert V. Barne)教授,澳大利亚和英国双重国籍。他是昆士兰大学名誉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副教授。现任中国西南石油大学客座教授。罗伯特·伯恩教授于1966年获得威尔士大学学士学位,1969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于1969-1973年移居牙买加,在蒙纳西印度群岛大学担任讲师。1974年,他回到牛津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自1974年起,他返回澳大利亚并工作至今。
他的研究重点是微生物、地质生物学、岩相分析、海岸地球科学、浊积岩和重力流沉积。他是《古地理学报》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发表了100多篇期刊论文和书籍章节,总引用次数超过2000次,高被引指数为24。
艾米斯M.博迪(Emese M. Bordy)
艾米斯M.博迪(Emese M.Bordy)教授,匈牙利人。她目前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地质科学系担任副教授。博迪教授于1998年分别在匈牙利罗兰大学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南非罗兹大学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在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2-2003年)出站后,她于2004年至2011年在罗兹大学工作。自2011年以来,她一直在开普敦大学工作。
艾米斯从事地层学、碎屑沉积学、大陆鱼类学和地质学研究。她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非洲南部的古生代和中生代矿床,重点是沉积和生物地理学过程中气候和构造特征的量化。她是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和沉积地质学学会(SEPM)的理事会成员。她还担任南非古生物学会(PSSA)秘书。她自2006年起担任PALAIOS的副编辑,并在《南非地质杂志》担任副编辑多年。她目前发表了60多篇研究论文和书籍章节,总引用次数超过850次,高被引指数为19。
范代读
范代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13-2018年,他被任命为长江大学楚天学者杰出教授。1990.07-1994.06年,他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学士学位,1995.09-2001年,在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3月,他开始在同济大学担任学术职务。他有几次短期的国外访问经历,包括2003.11-2004.10期间在南佛罗里达大学担任研究助理,2006.08-09期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担任访问学者,2010.06-08期间在中国台湾中山大学担任访问专家。
范教授现任Anthropocene Coasts副编辑、《古地理学报》编辑和Marine Geology的客座编辑。他是Earth-Science Reviews(ESR),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QS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JGR Oceans), Sedimentology, Marine Geology等30多个国际期刊的特邀审稿人。自2007年起,他担任SEPM(沉积地质学学会)全球大使,自2017年起担任AOGS(亚洲大洋洲地质学会)海洋科学部门秘书,2016年起担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委员会理事会成员,2007-2015年担任中国第四纪学会沿海海洋委员会理事会成员兼副主席。
范教授是一位海岸沉积学家。他的研究重点是使用多学科方法(如地貌和沉积标志、花粉、有机物和地球化学替代物)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上河海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他试图从全新世的古环境变化和人地相互作用研究中汲取智慧,以提高沿海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应对人类世的全球变化。他发表了150多篇科学论文,其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50多篇。2007年获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奖。
塔迪乌斯·马立克·佩里特(Tadeusz Marek Peryt)
塔迪乌斯·马立克·佩里特(Tadeusz Marek Peryt)教授,波兰人。他是波兰地质研究所—国家研究所教授。1972年获得硕士学位,1976年获得博士学位,1987年获得科学博士(DSc)学位。1972-1974年,他曾是地质局GEONAFTA(华沙)的岩石学家,1974-1976年,他在波兰地质研究所(华沙)担任高级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波兰地质研究所担任兼职、助理教授和正教授至今。2001年、2005-2008年,担任波兰地质研究所所长。
佩里特教授在沉积学(碳酸盐岩和蒸发岩)、地层学和古地理学(上古生界-新近系)、矿床和石油地质学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的调查研究范围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和巴西的各个地区。他是多个专业协会的成员,包括波兰地质学会(自2021起担任主席)、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国家通讯员1986-1994,理事会成员1994-1998)、SEPM(沉积地质学会)、美国地质学会、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和欧洲地质学会协会(自1999年起为理事会成员)。他曾任波兰最受欢迎的地质杂志《地质评论》的主编(1991年至2001年),(自2012年起)任《地质季刊》(JCI Quartile 2)的主编和10种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包括Annales Societatis Geologorum Poloniae(自1991年起),Geologia i geokhimia goryuchikh kopalin(自1998年起),Geologica Carpathica(自2002年)和Zeitscraft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Geowissenschaften(自2005年)。他发表了300多篇原创科学论文,总引用次数为2000次,高被引指数为27,编辑或共同编辑了7本书籍。
卡洛斯·扎瓦拉(Carlos Zavala)
卡洛斯·扎瓦拉(Carlos Zavala)教授,阿根廷和意大利双重国籍。他于1987年在阿根廷南部国家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他在意大利帕尔马大学担任博士后。自1992年以来,他一直在南部国家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此外,他还是CONICET(Consejo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 y Técnicas阿根廷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GEOIL–PDVSA德莱赛机械—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沉积学顾问地质学家、阿根廷GCS高级地质学家/总裁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学顾问。
他的研究重点是海洋和湖泊盆地中的沉积物重力流和高密度流沉积物。他是多个学术学会的成员,包括沉积地质学学会、国际沉积学家协会、美国地质学会、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和阿根廷地质学会。他发表了80多篇期刊论文和书籍章节。